2月24日上午,圆明园管理处发布了正觉寺最上层的365张珍贵老照片,涵盖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等相关建筑。 大部分照片都是首次向公众展示。 其中,正觉寺文殊阁文殊菩萨全身像拍摄于1920年代,为首次发现。
△北京市历史地理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洋(右)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1920年正觉寺文殊阁文殊菩萨全身像老电子照片,圆明园档案馆收藏。
△有一尊文殊菩萨骑青狮像,总高三尺; 左右立二童子,左为狮奴,右为韦驮,高八尺。 据说,当时的乾隆皇帝因武功高超,常被外国诸侯国王和外国使节尊为文殊菩萨。 乾隆本人也尊崇文殊菩萨道场,因此在圆明园正觉寺建文殊阁,供奉文殊菩萨。 这张照片是正觉寺山门内仅存的四张照片之一。 它可以验证历史记载的准确性,填补学术空白。 对于正觉寺文殊阁的研究和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逐渐成为废墟。 被烧毁的160年来,圆明园从万花园到废墟再到废墟,从皇家园林到平民居住的村落,再到第一批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在这些变化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
然而,在圆明园惨案发生后的一百年里,不少摄影师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器材来拍摄遗址,其中包括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默、法国人谢曼禄、瑞典摄影师等。奚。 仁龙,这些早期的影像也成为了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
△赖阿芳1879年拍摄的《云中山峰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收藏。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御风皮尔贡”并没有被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烧毁。
△1922年奚仁龙拍摄的三孔石桥。
△1882年左右,谢满禄买下了鼠、牛、虎、兔、龙、马、猪十二兽首中的七个。 然而,在运回中国的过程中,猪头、兔头和鼠头被盗并丢失。 只有牛头、虎头、马头和龙头被带回法国。 谢曼露分别给他们拍了照片,其中龙头的图像是首次发现。 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海盐堂兽头照片。
△1909年拍摄的正觉寺,拍摄地点在正觉寺山门西南角。 从照片来看,正觉寺虽然经历了1860年和1900年的两次浩劫,但仍然保存完好。 山门、鼓楼依旧,山门前石桥犹存。 如今,正觉寺山门已修复,鼓楼已建成。 可惜山门前的石桥已不复存在。
△ 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三圣寺第三佛。 这张照片是正觉寺山门内仅存的四张照片之一。
这些老照片清晰地展现了这些建筑被彻底毁坏前的状况,打破了以往圆明园中式建筑仅以文献记载或绘画的方式呈现,让人们一睹皇家园林昔日的辉煌。 。 风格。
△正觉寺门外,一辆马车上坐着几个西方人。 镜头外应该有另一个西方人在给他们拍照。 他们的车夫在一旁观看。
△ 展示的舍卫城城门玻璃底片。
△人们与仙成台台座合影。
△1920年代拍摄的安佑宫遗址上的中国手表。 1925年燕京大学建设校园时,美国牧师翟叔叔偷走了三块(其中两块立在学校主楼前)。 这张照片是华表运走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1920年代,安佑宫遗址上的石麒麟。 没过几年,这对雍正时期的石麒麟就被燕京大学搬走,至今仍在北京大学校园内。
△谢满禄于1882年左右拍摄的舍卫城城门。此时的舍卫城城门仍保存完好。 雍正御笔“舍卫城”清晰可见,门前的牌坊、柱石尚在原址。 这是 1900 年之前拍摄的唯一一张沙瓦提城照片。
△文渊阁前的灵峰石,摄于民国初年。 此石产于北京房山。 其精美清晰安佑宫 石麒麟,孔洞甚多。 石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灵峰”二字和彭元瑞、曹文治等大臣的诗文。 1924年,这块石头被土匪炸成数段安佑宫 石麒麟,残存的石头至今仍存于原处。 照片右侧为满汉乾隆皇帝书写的《文渊阁记》石碑。 原碑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石碑至今仍完好,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旧楼内。
△谢满禄1882年左右拍摄的长春花园宫门。
△1873年左右拍摄的回七渠主楼南侧。主楼屋顶已倒塌,但建筑主体损坏并不严重,入口处的雕花装饰和楼梯栏杆基本完好。
△诙谐幽默的西南八角亭是皮尔里于1877年第二次拍摄的。
△ 1918年左右拍摄的幽默遗迹。
△1920年代初拍摄的有趣遗址全景。
△柴尔德1877年拍摄的鸟笼东侧遗迹,也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鸟笼东侧照片。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方外遗址。 此时,广场外部只剩下三根柱子。
△1919年拍摄的海盐堂西壁全景照片。
△1927年海盐堂门面遗迹。
△1873年奥尔莫攻占的元婴关。此时,元婴关的大门和内部已被大火烧毁,但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门前石狮子下落不明,仅存底座。
△1922年拍摄的圆隐关遗址侧面部分。
△1922年拍摄的大水法、圆音关遗址。
△1930年代拍摄的大水法、圆音关遗址。 民国时期,文化学者经常到西阳楼吊唁。 照片中的四个人就属于这一类。
△1920年代拍摄的昆仑石碑。 此时,宫门前湖原址上的石碑仍完好无损。
圆明园管理处一直致力于圆明园老照片等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圆明园老照片不仅有助于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建筑、园林以及相关建筑的维护和修复,而且对于寻找和识别散落文化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遗迹。
未来,圆明园管理处计划展示更多珍贵的老照片,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光影记录了解圆明园穿越时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遗产。
-结束-
图文:新京报记者 蒲锋
老照片转载于刘洋《圆明园老照片》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