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勇研究书房里的四物,即笔、墨、纸、砚。 其中,唯有砚台最耐用。 因此,宋代的米芾、李之言等人将其记录保存,在艺术界也是一段佳话。 乾隆皇帝喜爱砚台。 他在《砚谱序》中写道:“内宫存有许多砚台,或盛代传下来的,或建国初年传下来的,如晋代的玉兰堂砚、碧水暖砚,早已在干清宫东西暖阁了。”
砚台是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而且有血统,所以受到皇帝的重视。 乾隆皇帝也认为“神州大地东西很多,多年来都散落了,没有办法收集记录,或者可能会丢失”。 可惜了。”于是,他“命内廷大臣查考等级,绘制出来。 如果有几件旧的、几件零散的、几件新收购的,如果废弃在仓库里,应该剪、刷、刮。 还有几件墨玉,都是难得一见的。 乐谱完成后,于明起草了四六篇介绍来落实。 我思索碑文,全是自己作文,六天时间,完成了四十首诗……”不仅收藏砚台,甚至还亲手写诗。
乾隆《砚书序》
5月18日,“清代砚台——故宫博物院清代宫藏精品砚展”在神武门展览馆开幕。 展览展出了清代宫廷收藏的砚台140余件,以及辅助展品30余件,旨在让观众了解清代宫廷用砚的文化内涵。
展厅内的风景取材于《闽宁兴乐图》中的亭台场景
《敏宁的愉悦图》
第一单元
“松花石砚色翠绿,文理辉煌”
重点是康、雍、干三朝的御砚。 其中有御题铭文:“质地长寿润泽,色绿声清。墨多益发,故为珍品”,“用之安宁,故为珍品”。这是一个宝藏。” 凡有“永年”字样的,均为御制办所制造的御砚造型。
松花石,又称松花玉、乌拉石,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松花江流域。 它因来自清代皇室龙兴之地而受到尊崇。 松石的品种繁多,有绿色、黄色、紫色、黑色等,品质优良者呈绿色,有清晰的刷状纹理。 乾隆中期以后,由于资源匮乏,特别是黄、绿石的缺乏,不能满足宫廷的需要,松花石砚的产量逐渐衰落。
清康熙年间松花石山水人物
松花紫石镶嵌蛤蜊池砚(松花石盒)清嘉庆
第二单元
玉砚——磨朱砂、滴露,选不冻的。”
重点展示清代宫廷玉砚。 玉砚又称玉砚,在汉代逐渐发展成熟,到宋代仍有制作。 深受宫廷和文人雅士的珍视。 宋米芾的《砚史》记载了他自制的绿柱石砚台。 现代考古发现还包括辽、元、明墓葬中出土的玉砚。 由于玉砚质地光滑,不如陶石砚台,所以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成为书房里的珍品。 清代宫廷玉砚一般由制造处生产或用金玉打造。 其材质有蓝宝石、白玉、黑玉、翡翠等。
凤螭纹蓝宝石砚(“嘉庆御选”款)
清嘉庆玉桃形砚台
第三单元
“端石砚——紧实透亮,滋润补发”
主要展示清代康、雍、干三代皇家砚台和用作赏赐的端石砚台。 其中,长春居士砚是雍正皇帝所赐,即为太子时赐给弘历的端石砚。 据考证,端石砚在唐代就被用作礼品。 中期开始大规模开采。 唐末至宋初,成为地方贡品,深受皇帝喜爱。 段氏开采的石坑种类繁多,其中以水坑、松坑出产的石坑最为珍贵。 石头的颜色多为猪肝色、蓝紫色。 质地坚实、细腻、致密、细腻,适合磨毛。
端石刻海棠诗砚菊花诗砚清乾隆
刘源金端石雕双龙砚康熙
第四单元
“她石砚-罗纹维纳斯是天然形成的”
主要展示乾隆皇帝御题仿古歙石砚(一套六件)以及纹理丰富的各种天然歙石砚,体现了皇家砚台在选材上的考究和造型上的精心设计,装饰、雕刻等,创新不少。
歙石砚仿汉代石渠瓦形、仿汉未央砖海天楚月砚、仿宋玉图朝元砚
第五单元
“澄泥砚——分水泥,色泽古朴,质地润泽”
主要展示乾隆年间制作的澄泥砚以及苏州等地委托制作的澄泥砚。 澄泥砚采用特制粘土加工烧制而成。 由于烧制工艺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呈现出各种颜色。 有些砚台有多种颜色。 尤其注重雕刻技法,有浮雕、半浮雕、立体、透雕等品种。 。 澄泥砚是以细洗泥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 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具有蓄水不干、耐寒、出墨不伤毛、遇水润泽、可与石同用等功能。 其品质可与砚台相媲美,因而受到许多前人的好评。 现今所见的古泥砚极为罕见。 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绿、豆青沙、檀香紫”为最佳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中国澄泥砚不使用琉璃,是自然窑变。
承泥虎形砚 乾隆
程母 仿宋四志纹砚台 乾隆
第六单元
“铜盒温砚——铜炉热砚”
主要展示清代宫廷制造处制作的各种宫廷温砚。 这些温砚造型独特,注重装饰。 它们既古老又创新。
冬天使用温砚,可以防止字迹和墨水冻结。 一般都有木炭加热的功能。 据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暖砚是宋代的陶暖砚。 此外,还有辽代三彩温砚和元代玉石温砚。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金属铁盒或铜盒形式的温砚,成为文人墨客常用的学习用具。 清代,御用温砚是在皇家造办所制作的,形式独特,可概括为三种:一是炭烧温砚,一般由石砚、炭炉、铜三部分组成。砚盒。 这些砚盒大多有镂空的装饰,作为炭火的通风孔。 第二种是集水加热和炭火于一体的温砚。 一般由石砚、水屉、炭炉、铜砚盒四部分组成。 这种温砚可以用箱内的炭炉加热,也可以放置铜水屉同时温砚。 三是在石盒中温砚,砚台是空心的,直接用炭火温砚。 尤其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使用的御用温砚,有长方形、圆形、双字形、八角形、盖炉形、仿宋砚等,并配有镀铜盒、珐琅盒。 , ETC。
清乾隆 端氏鎏金青铜福寿纹葫芦形暖砚
社石铜鎏金龙纹盒暖砚清代乾隆
清康熙时期松花石雕荷叶纹珐琅盒温砚
7单元
“乾隆诗文砚台——鉴古存真,赏心悦目”
主要展示乾隆皇帝御题珍藏的砚台; 第八单元“书房景观”辅助展示皇帝读书的形象、皇家书房陈设、优雅的读书环境,体现清代宫廷传统砚文化的发展。
砚、笔、墨、纸并称书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书写和绘画用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原型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各朝的发展演变,不断推陈出新,直至清代更加成熟和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
从生产机构来看,清代使用的砚台一般由内务部制造司制造。 少量来自当地官员每年进贡,或由当地织工根据内廷发出的样品制作。 御制办内有许多作坊,有制砚、金玉制作、镀铜制作、珐琅制作等,都是用来制作皇家砚台的。 出产的砚台种类有松花石砚、端石砚、社石砚、仿古澄泥砚等。 砚台、玉砚、铜盒温砚等成为皇家书写、政务、书房陈设所用的砚台。 清代,宫廷砚办还生产了大量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仿古砚台。 其中以乾隆时期成套生产的各种仿古砚最具特色。 这些砚台不但造型仿古,而且名字也古色古香。 仿明代高濂的《砚璞》或宋代苏轼的《砚台》。 中的绘图。 仿古砚台的材质有社石、端石、澄泥等,砚台、砚盒上刻有乾隆皇帝御制诗词,或砚台上有御制题字,还有“乾隆年制”的铭文。或“清代乾隆仿古”等,被称为乾隆时期皇家砚台的独特形式。
从砚台的制作工艺上来说,清代的御砚不仅善于造型设计,而且注重装饰手法和题材,在造型、纹饰、雕刻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 砚台一般由内廷如意阁画师绘制,或按皇帝命制。 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参与了砚台的设计,而且各有千秋。 例如乾隆年制石雕麒麟,雍正皇帝参与了暖砚的设计,在暖砚上做出了两项创新:一是下令铜炉式暖砚,说“砚可以加热,炉也可以烧香”。 ”; 其次,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热水器砚台形式。 两种温砚均有实物流传,本次展览亦有展出。
乾隆皇帝不仅参与砚台的设计,还喜欢收藏古器。 他说:“古人之物,如今之朴素;今之物,如古之华丽”。 其收藏的砚台种类繁多,有上品古砚和下品古砚之分。 大多刻有御砚铭文或制作年份。 乾隆皇帝制作的各类砚诗多达300首,引经据典或加详考证,并命制作处将诗刻在砚台上。 《秦鼎溪青砚谱》中记载了其中240种。 如今,本书中记载的大量砚台仍代代相传,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清御砚书》
过去,这些砚台陈列在皇家书房或食堂里。 它们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如今乾隆年制石雕麒麟,它们已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清朝皇帝非常重视读书和学习。 正如康熙皇帝《廷训格言》中所说:“立德立业,皆从读书开始”。 优良的砚石光泽莹润,温润柔和,素有“赋予高贵品格”之称。 每一块方砚都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巧思,体现了各个时期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乾隆帝号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书房四宝。
竹筒“小双号”
“乾隆年制”蓝宝石三峰笔筒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