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故宫博物院举办“龙泉世界”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 本次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和龙泉青瓷之乡浙江省博物馆举办。 共展出来自全球42个文博机构的513件(组)文物,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龙泉青瓷展览。 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龙泉青瓷。 下面我们用四篇文章来了解龙泉青瓷。 第一篇讲龙泉窑的历史概况和时期特征,第二篇讲龙泉窑的釉色,第三篇讲龙泉窑的原料和烧制方法麒麟送子瓷器,最后一篇我们加讲关于龙泉窑的内销和出口销售情况。
至于龙泉窑的创制年代,学术界一直认为是北宋初期,结束于清代。 也有学者认为龙泉窑的创建时间应为隋唐时期甚至南北朝时期。 龙泉窑的窑址在浙南龙泉县,古称滁州。 如今,龙泉和景德镇并称为中国两大瓷都。 还有现代化的龙泉窑工作室,艺术家们正在龙泉烧制瓷器。
与上述耀州窑不同的是,耀州窑虽然也烧制青瓷,但耀州窑的最高成就是在北宋,而龙泉窑的最高成就是在南宋。 南方的经济基本没有受到损害,所以龙泉窑可以说是民窑巨擘,成为与景德镇官窑遥相呼应的中国两大制瓷中心。 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开始衰落,工匠逐渐分散。 整个龙泉窑已有约六七百年的历史。
整个龙泉窑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这四篇文章讨论的龙泉窑基本上只讲宋元时期的瓷器。 继明代瓷器之后再介绍明代龙泉窑。
北宋初期龙泉窑产品以普通盘、碗、壶为主。 器皿并不多。 器物底部光滑,多饰有雕刻图案。 明显与越窑相似。 可见渊源关系和时代特征。 地域特色为胎厚釉薄。 釉面薄挂青黄色,是黄中带绿的那种。 北宋中叶以后,龙泉窑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器物种类繁多,有炉、瓶、盘、渣斗等,每种产品的形式多种多样,装饰以雕刻为主,有造型、有纹饰。 和前两天说的耀州窑有些类似。 北宋后期,开始出现雕刻莲瓣纹,多装饰在碗的外部。
北宋龙泉窑绿釉刻莲瓣纹盖罐(故宫博物院伪唐僧摄)
南宋以后,龙泉窑迅速发展。 鼎盛时期,青瓷品质也显着提高,成功烧制出粉青、梅青等青翠颜色。 瓷窑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瓷窑虽有白窑和黑窑两种,但90%以上是白窑。 各种生活用品、各种文具用品、各种礼器、雕像等,甚至还有棋子、鸟食罐等精美的玩具用具。 一方面,这说明了龙泉窑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说明南宋是一个繁荣的文化社会。 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从事瓷器的制作。
南宋龙泉窑戟像(浙江省博物馆伪唐僧拍摄)。 此件为仿青铜器形。 宋代时期,“博古”文化盛行,特别是南宋皇室南迁后,大量瓷器被烧制成礼器。 它不是青铜器,而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宋时期麒麟送子瓷器,龙泉青瓷曾扮演官窑的角色。 当官窑的产量不能满足宫廷需要时,宫廷会直接要求龙泉窑按照官窑的标准烧制。 由此产生了“龙泉官窑”。 龙泉窑的“官制”。 在官制下,龙泉窑的造型、釉色必须与官窑一模一样。 可以说,完整的龙泉官窑瓷器和南宋官窑瓷器并不容易区分。
南宋官窑折边洗(故宫博物院伪唐僧摄)
南宋龙泉窑青瓷折边洗(故宫博物院伪唐僧摄)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看看这件青瓷凤耳瓶。 南宋时期就有烧制。 高17.5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6.3厘米。 是当时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类似的一件。 这是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凤耳瓶,只是稍大一些。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故宫博物院伪唐僧摄)
此凤耳瓶口部呈盘状,即口如盘。 板口、直颈、直腹,构成两阶瓶身。 长长的脖子两侧各有两只凤耳。 板状的嘴与长长的脖子相配。 造型特别端庄大方。 是南宋经典作品,具有官味特征。 。 龙泉窑在盘长颈两侧增设鱼形或凤形耳。 这对立体凤耳的花纹精美,凤头上的眼睛、喙、羽毛、翼纹清晰可见。
整件作品呈粉青色釉色,盘上釉色厚重,光泽莹润,纯净无瑕,呈现出极其稳重高贵的风格。 是龙泉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